初中生不想读书了该怎么办?
提问于 2021-03-06 08:36
初中生不爱学习是普遍现象。
一、管好孩子手机和游戏机是其一。
家长的溺爱,孩子要什么给什么,有些学生玩手机游戏等电子产品,家长管理不力,是造成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之一。学生沉迷游戏,枯燥乏味的学习更无吸引力。
二、学生厌学的根源是应试教育。
中国的学生,从两三岁进幼儿园开始,便开始了漫漫学习路。小班、中班、大班,三年时间的流金岁月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的玩耍的童年时光,被各种兴趣班搅扰,园方的各种优惠各种“搞活动”的诱惑和家加长对孩子的威逼利诱,孩子便“被爱好”。书画班、古筝班、舞蹈班、奥数班、速记班……五花八门,从幼儿园一直绵延到初中。进入初中,应付升学的压力下,学校紧张的学习和书山题海让学生们已没了朝气,各种课外补课,更让孩子们焦头烂额。唯独课外兴趣爱好的活动才可以使孩子们找到些许乐趣。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你是初中学生,会爱学习吗?
三、注重素质教育,培养孩子兴趣
《奔腾年代》 常汉卿:现在的孩子,就是怕吃苦,好面子,可今后要是遇到再大点苦难,哪扛得住啊。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占有为目的,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,是以分离为结局。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陪着孩子,所以在我们没跟孩子分开之前,要尽可能的多传授一些生存技能,这就包括吃苦。
如何才能让孩子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,并且对学习产生兴趣?
那就不妨试试让孩子们“受点苦”:创造条件让孩子们体验知识的用处。比如,让孩子们感觉到数学乘法的用处,那么让孩子们在学校里来一节购物或卖商品的课堂教学;让孩子们喜欢物理化学,让孩子们亲手做一下实验;上自然课,来些野外教学,让孩子们在真正的自然世界认识植物和动物……等等。
四、开展动手竞赛,创新竞赛之类,引导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
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生动活泼,通过建模活动等,到工厂参观等等,把知识变得生动活泼,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表扬或奖励,媒体崇尚科学等等,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和文化知识的关系。
社会崇尚科学,摒弃拜金主义,多宣传些科学家,把孩子的理想抱负引导到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做贡献上来。
当孩子们从心灵深处树立起伟大的理想,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浓厚。被动学习和厌学之类的不爱学习的表现都会荡然无存,取而代之的是知难而进愈挫愈奋!
一家之言,水平所限,欢迎批评指正!
欢迎评论区留言。
2019-08-16 13:15:11
不知这个问题是学生问的还是家长问的,或是老师问的?
如果是学生自已问的,那说明他并不是真的不想读书。只是一个初中生,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辍学的,想想自己的父母,想想自已的前途。一个初中生在这个社会上想要做出一点什么成绩,如果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和努力,想要成功是非常困难的。
如果是家长或者是老师来提问的这个问题。
那么你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,再根据具体的原因,采取不同的方法 。
初中生不想上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通常也是综合性的,一般可以根据它的来源分为三个方面的原因。
一、来自学校的原因。
学校里的哪些因素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呢?
我所带过的学生里面,辍学的基本都是成绩差的,因为他们上课什么都听不懂,也不愿意听。试想一下,一节课40分钟,一天至少8、9节课,就那样一分钟一分钟的数着,一天天的熬着,等熬不下去的时候就回家去了。成绩:一般来说,成绩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。
针对这样的学生,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,在成绩方面都不能给他太大的压力。其实每个学生都会有他比较喜欢的科目,所以可以尽量鼓励他去学习他喜欢的科目,这样他学起来可能会用心,特别是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以后,将大大的提升他的自信心。
这两个原因不管是哪一个,都必须加以重视。其实在很多学校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大同学欺负小同学,恶的欺负善的,而有的学生又比较胆小,被欺负威胁后既不敢告诉老师,也不敢告诉家长,也不敢去学校了。而且很多问原因还不说,就说不想上学了。
针对这样的情况,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多方面了解情况,情节比较严重的也可以报警处理,学校也应该加强管理,尽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。
如果是因为性格问题被同学孤立,就不单要给这名学生做工作,还要给其他的同学做思想工作,全体师生都应该更关注和关心他,以免出现一些心理问题,让事态变得更严重。
老师:有的老师管理学生比较严格,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惧怕的心理。
因害怕老师面辍学的学生是比较少的,但是这样的学生也确实存在。有些老师管理比较严格或比较极端,学生被伤了自尊心了,或是觉得承受的压力太大了,都会产生厌学的情绪。
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,一方面要给学生讲一讲道理,做做思想工作;另一方面要及时跟班主任或老师沟通,让老师调整一下自己的管理方式。
二、来自家庭的原因
家庭的原因就包括:父母离异、父母关系不融洽、或者是父母管理方式出现问题。
以前碰到过一个学生,小学时候成绩还不错,整个人看着也挺活泼阳光。开始的时候还让他担任班长,他也挺积极,但是一段时间以后,就发现整个人特别颓废,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积极性,一天闹着不想上学。后来单独找来谈话才得知,原来是因为他的父亲,他父亲脾气比较暴躁,一遇到什么事情就骂人,包括他和他的母亲,整个家庭氛围都不是很好。可能小学的时候不太懂,但是上初中以后,可能孩子也比较敏感了。他整个情绪受影响非常大,不仅不想上学,也不爱回家。
后来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,跟他的父亲把这个情况沟通了一下,他父亲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,可能也做出了一些改变,后面就好了很多。
所以家庭的环境和氛围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,父母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,不仅是为孩子,也是为了自己。
三、学生自身的原因。
有很多孩子沉迷于电脑、手机、游戏机、台球室等等,平时就想方设法的去玩,而现在很多学校管理比较严格,让他们玩的机会减少了,所以就有一部分人干脆不上学,好自由的出去玩。现在最为突出的就是手机,学校里面一般都不让带手机,有人就为了回家玩手机,辍学回去了。
针对这个问题,我觉得除了学校要加强管理以外,家长也应该积极的参与到里面,在有一点苗头的时候就要严格的管理。但是,有的家长却不是这样的,比如说手机,基本上都是家长买给的,甚至有的在老没收以后,又再买一部,而等到孩子玩到不可收拾的时候,又没有办法了。
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受社会环境影响,老想着读书没什么用,还不如早早的去打工。
其实这些学生,一般都是家庭条件很一般,但是却没吃过什么苦的学生,他们把外面的一切都想得太简单了。看到其他出去打工的人回来的时候穿得光鲜亮丽的,很心动,也想跟着去。
像这样的孩子可以怎么办呢?
让他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,来发现自己的不足,发现自己的能力还差了很多,在这个社会上并没有多少好的工作是适合他的,打击一下他。先让他想想,以他现在的能力可以做什么工作,帮他一个一个的列出来。
因为很多时候,你跟孩子讲多少,他根本就不相信,也听不进去,很多事情只有让他自己亲自去体会,他才能知道其中的艰辛。实在不行,就让他去尝试下,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工作。